臨沂市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“沂蒙紅”宣講隊——
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
□記者 劉一穎
實習生 曹 寧
伴著早晨9點的陽光,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軍部街1號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,迎來了當天第一批學習參觀的游客。
“這是我們提升改造的華東野戰軍紀念館,布展面積5000平方米,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全面展示華東野戰軍光輝歷史的展館?!被毓芾矸罩行闹魅问愤\濤介紹,10年前,這里只有新四軍軍部舊址,布展面積僅300平方米,整個學習參觀過程不過20分鐘。而如今,基地占地260畝,游客全程參觀下來,需要2個多小時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,豐富展陳內容?;噩F包含陳毅舊居、張云逸舊居兩所舊居,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展等八處展館展室,以及學員游客服務中心、紅色教育體驗中心兩個中心。其中,紅色教育體驗中心內有“紅色書屋”“紅色郵局”“紅色工坊”“紅色劇場”四個功能場所,可同時容納300名青少年進行紅色教育和簡便餐飲。
10年來,基地還在講好紅色故事上不斷探索,創新講解方式。7月1日,在講解員的動情解說中,臨沂桃園小學四年級學生們的《淬火成鋼》紅色劇本游暫告一段落?!拔疫€是第一次通過這種沉浸式課堂活動體驗,感受紅色文化的偉大與力量?!彼哪昙?班學生王藝橦說。
這堂由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“沂蒙紅”宣講隊精心打造的紅色教育課《淬火成鋼》,誕生在去年底,是我省首個將劇本推理、角色扮演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的創新教育項目?!拔覀兿M嗌倌暝趧幽X、動手實踐中,加深對紅色文化的認知,在角色體驗中感悟偉大的革命精神?!毙v隊隊長袁金鳳說。
如何引導更多人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前進力量,自覺傳承紅色基因?近年來,“沂蒙紅”宣講隊充分利用紅色資源,創新表現形式,講述更多有感染力的主旋律故事,釋放紅色文化的強大力量。除了推出《淬火成鋼》紅色教育課,團隊還制作策劃了大型原創紅色柳琴戲《前河灣》,作品取材于新四軍在前河灣的戰斗和生活片段,再現老區人民愛黨愛軍、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軍民的魚水深情?!翱赐暄莩龊?,觀眾很受震撼。即使以前沒聽過柳琴戲的觀眾,也直言音樂和劇情瞬間就把人帶回到那戰火紛飛、人間有情的崢嶸歲月?!毙v隊成員、《前河灣》主演陳濤說。
想要推出一部文藝作品,需要不少資金,如何解決?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團隊在全市率先探索“基地+國企公司”的運行模式,與臨沂東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項目共推、資源共享、人才共育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,促使《前河灣》等項目順利落地。為不斷提升專業素養、增加知識儲備,團隊加強學習,開展“每周一練”“每周一學”活動,并進行定期測評,永葆團隊戰斗力。今年,河東區黨性教育基地“沂蒙紅”宣講隊被授予“山東青年創新突擊隊”榮譽稱號。
(編輯:胥曰波; 責任編輯:鄭富強; 終審:孫佳音)